“我是濱江二期棚改項目的拆遷戶,剛簽完協議安置在這個小區,現在過來看看新房。以前居住條件很差,房屋密集、年久失修,夏天蚊蠅滿天飛、雨天污水遍地流。感謝政府的棚改好政策,讓我住上寬敞明亮的好房子,圓了安居夢。”近日,在吉安市美璟雅苑小區,來看房的李大爺喜笑顏開地對筆者說。
濱江片區二期棚戶區改造項目為我市今年棚改重點工程項目,共需安置1036套12.43萬平方米房屋,采取就近異地的安置方式,將棚改居民陸續安置在美璟雅苑、水岸華庭等9個小區。隨著棚改項目的加速推進,群眾實現了從“憂居”到“優居”的轉變,開啟了充滿希望的新生活。
近年來,我市提標提質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,取得了良好成效。2018—2022年全市共完成105259套改造任務,隨著一個個棚改安置項目建成交付,近30萬棚戶區居民實現了“出棚上樓”的安居夢想,有力解決了廣大棚戶區居民住房困難問題,極大改善了城市功能、提升了城市品位、促進了城市發展,逐步形成了城鄉一體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。自2019年以來,我市連續4年作為全省棚戶區改造工作積極作為成效明顯的地方得到激勵支持。
高規格征遷,打造高效率攻堅引擎
近幾年,我市緊跟形勢,不斷深化認識,在提品質、保民生、防風險的前提下,將棚戶區改造作為城市建設的主戰場來推進。
高標規劃,對棚改任務實行一次性謀劃、分年度實施,以整體性、系統性和前瞻性為前提,將棚改項目與基礎設施、市政設施同步規劃建設。高位推動,按照集點成片、片區推進的原則,形成由市領導擔綱領銜的“1+X+N”式攻堅組織體系,為項目快速推進注入強大動力。高頻調度,以每半月一督查、每月一調度為基礎,及時督促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,確保棚改項目快速有序推進。
截至2022年,市中心城區共打通斷頭路111條,配建菜市場6個、停車場27個、學校5所、公園5個,切實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質。2022年,我市6992套棚戶區改造開工任務數第三季度全部完成,完成率100%,在全省排名前列。
多平臺融資,聚合多元化資金保障
在融資渠道收緊,中央配套資金和上級獎勵減少的情況下,我市按照“政府主導、市場運作、公眾參與”的模式,加強籌融資政策研究,盡最大努力解決資金緊缺問題。
拓寬多元融資渠道,采取銀行貸款資金、棚改專項債券、棚改企業債、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(PPP)模式等多種方式,積極爭取棚改專項資金和信貸資金。提升平臺融資能力,做大做強市屬融資機構,實現資產盤活與資金籌措雙線并進、互為助推,進一步提升棚改融資能力。規范補助資金使用,出臺了棚改資金管理辦法,并印制了《吉安市棚戶區改造項目推進指南》,最大程度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。
2018年至2022年,市融資機構通過銀行貸款、申請上級補助、申報專項債、發行企業債、融資租賃等方式,累計為市本級棚改項目籌集資金約177億元。
順民心安置,共享高品質建設成果
為切實解決群眾的煩心事,我市緊緊咬住“為民服務解難題”的目標,加快化解安置房入住慢、辦證難等問題。通過縮短安置周期、優化辦證流程、拓寬安置渠道,打破原安置房交付時限的慣例,不斷優化工作流程,縮短安置期限,共縮短了12個月安置周期,減少了臨時安置補償費用、逾期過渡費用等成本,實現了棚戶區改造的吸引力和速度同步提升。
對辦證流程進行了極大簡化,按照分期分批原則,由安置房項目責任實施單位對安置情況進行審核并出具安置清單,市安置辦審核后出具項目安置房審核清單,提交不動產登記部門辦理不動產登記,有效化解了安置房辦證難的問題。2015年至今,市中心城區共辦理18466套安置房不動產證,其中2023年已辦理2488套。
文/王洋、周福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