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委五屆五次全體(擴大)會議提出“堅持一個堅定不移,把握三個關鍵階段,推進五大重點突破”工作思路,充分彰顯了市委一以貫之的政治定力、一馬當先的統籌能力、一篙不松的實干勁力,必將引領全市上下守正創新、昂揚奮進,接續譜寫江西全面現代化建設吉安華章。
吉州區將迅速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,聚焦一個定位、提升四個首位、推進五大攻堅,即聚焦“提升首位度、爭當排頭兵,挺起贛江中游生態經濟帶脊梁”發展定位,著力提升經濟首位度、開放首位度、能級首位度、幸福首位度,全面推進產業升級攻堅戰、文旅提質攻堅戰、科教興區攻堅戰、生態建設攻堅戰、治理強基攻堅戰,以中心城區的首位擔當為吉安全面現代化建設增光添彩。
聚力拼經濟,提升發展“首位度”。堅持做大總量與提升質量并重,發揮消費基礎作用和投資關鍵作用,堅持項目為王,搶抓施工黃金期,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效;緊盯政策導向、資金投向,爭取更多專項債支持,多上項目、上好項目,力促實物量、投資量雙提升。大力發展區域首店、行業首牌、品牌首秀、新品首發等“四首”經濟,搶抓暑假、中秋、國慶等消費黃金期,繁榮活躍夜間經濟,深入挖掘消費潛力。把市場化運營作為文旅發展“生命線”,推動釣源古村·十里芳菲、田侯路歷史文化街區等景區品質化、品牌化、特色化發展,持續提升文化內涵、品牌效應、游客感受。
聚力強實體,提升產業“集聚度”。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,謀劃落實省“1269”計劃,錨定“1+3”產業主攻方向,推動新贛江藥業、江銅江纜等企業老樹發新枝,加快打造鏈長制升級版,促進產業鏈、創新鏈、人才鏈、政策鏈、資金鏈深度融合。實施“鏈主培育、配套提升”和企業上市“映山紅行動”升級工程,開展建庫、充庫、入庫“三庫攻堅”,深挖存量、拓展增量、做大新量。深化工業園區管理體制改革,加快“一區四園”基礎設施提標提檔,發展壯大綠色食品產業園。
聚力促改革,提升創新“活躍度”。樹牢“一切皆可精進優化”理念,以“改革清單”為統領,深化國有投融資平臺等重點領域改革。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升級“一號改革工程”,創造性落實“民營經濟31條”,深化政企懇談會機制。全面融入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,構建駐點、多線、全員招商矩陣,用好產業引導基金,創新鏈式招商、資本招商、專業招商等模式,加強與廣東東莞鎮街對口合作,全力招精引新、招鏈引群、招大引強。持續開展研發投入和創新平臺兩大攻堅行動,加強與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對接合作,推動“政產學研用金”深度融合。
聚力優建管,提升城鄉“融合度”。堅持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為人民”理念,統籌打造區域消費中心、商貿物流中心、現代產業中心“三中心”,推動高鐵新區、城北新區、樟山新區“三區共進”。優化教育醫療資源布局,全面提升中心城區要素吸引力、資源配置力、核心競爭力。堅決守牢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“兩條底線”。緊扣“小而美、小而精、小而優、小而強”城郊農業定位,做優“土特產”文章。打好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,加快四鎮中心鎮建設,打造中心城區生態后花園。
聚力惠民生,提升百姓“滿意度”。用好“零工驛站”等線上線下平臺,統籌抓好各類群體就業。落實“吉薪即付”長效機制,積極創建無欠薪城市。大力實施教育首位工程,加快金樟職教園等項目建設。以第一人民醫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、腫瘤醫院簽約合作為契機,深化醫聯體醫共體建設。扎實辦好“十件民生實事”。推進社會救助制度城鄉統籌,構建可持續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。
聚力防風險,提升社會“和諧度”。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,堅持盯日常、抓經常、重非常、防異常、用超常、保正常,防范化解民族宗教領域風險隱患,守牢意識形態主陣地。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,健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。深化“一格八員、一網三色”市域社會治理工作法,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,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,推動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雙提升。
聚力固根本,提升黨建“引領度”。精心組織開展主題教育,強化一線調研、一線攻堅、一線解題。一體推進“三不腐”,鞏固發展良好政治生態。創新開展“三強三爭”主題活動,深入推進“三嚴五整”攻堅行動,用好“五拼五比五曬”賽馬機制,研究出臺關于改進干部作風強化執行落實的實施意見,堅持分類分檔評價、業績實績評議相結合的考核方式,推動形成狠抓落實、奮勇爭先的生動局面。
文/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范小勇、實習生張玉佳